景东景福镇岔河·凤冠山茶怎么样(第三讲)

发布时间:2023-08-13 点击:94
凤冠山村三个小组中最高的是凤冠山小组,风冠山小组的住家都在海拔1950米左右,风冠山古茶树最多的是这个小组最大的茶王树也在这组,走进凤冠山小组让人震惊,目所及之处都能看到古茶树,路两边有古茶树房前尾后有古茶树,每块早地每块台地的地埂上都排着粗壮蓬展的古茶树风冠山小组台地的地埂几乎全被古茶树围满,是整个无量山区域地埂茶保存得最好最多的村子,古茶树如篱墙划隔出块块地,每一块地都留下历史的迹线、古茶的芳香。
风冠山保存下最完整有研究价值的南诏种茶模式粮茶套种、茶树围埂锁地边法走进凤冠山能看到公南省向积最大、海拔最高、年代最久远、埂线最长、最整齐美观的茶树围地埂的历史画面。凤冠山小组背后有片台地堪称无量山最美、最具代表性的台地,这片台地可以作为云南种茶历史的考证基地、研究基地,这片台地将南诏国时期种茶的形式完整而真实地保留了下米,其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都极高,有资格列为古茶山文化遗产。
这片台地有10来级每一级又由垄埂格化为若干块,总共有七八十块每一块地的埂边都排满了古茶树,古茶树顺着每块地的地埂锁边,地埂变成什么型,茶树就锁出什么线,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零块地被茶树锁边连线后拼接成了一幅巨大的网状式轮廓分明有立体感的实景画。
站在坡上往下看,几十块地的土色埂条不见了,地埂变成了茶树组成的篱墙,地里的农作物不同,茶树篱围出的画面颜色、实物也不同,整个山坡如同一片园林景区,令人赏心悦目,从这片地走到那片地有茶树遮顶路清香,一路荫凉,走在这片地里,会由衷地感叹古人的智慧竟将种五谷杂粮的地都装点得如公园景区,用茶树围地埂,创造出了一种智慧农业、艺术农业高效农业。
茶树种在地埂上是山区农业士地利用结构的极好方式,茶树种在地埂上实际上是一种套种农业,提高了土地的综合利用价值,增加了每块地的产出价值,茶树种在地埂上,泥土不流失,固土保肥增加地里作物产量,茶树锁地埂还美化了土地,美化了村寨,乌蛮们多年前创造的山区农业开发方式今天看来仍然是很先进很实用的。本内容来自《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无量山》